Skip to main content
关于我们
全部馆藏
民间历史地图
创作者
民间历史简报
联系我们
其他资源
En
Zh
Open main menu
关于我们
全部馆藏
民间历史地图
创作者
民间历史简报
联系我们
其他资源
全部馆藏
显示集合中的 7 个项目
创作者:Liao Yiwu
创作者:Ding Shu
创作者: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仅条目标题和简介
全文
排序
标题升序
标题降序
创作者升序
创作者降序
创建日期升序
创建日期降序
每页
10
20
50
7 items
图书
地震疯人院:四川大地震纪事
2008年5月12日,四川大地震发生,作家廖亦武开始逐日撰写《大地震记事》,在《民主中国》连载,数家中文网站转载,影响广泛。他先后去都江堰、聚源镇、映秀等地震重灾区实地采访。对他在地震期间的行踪和文字,多家主流媒体做了报导和翻译转载。 2009年4月,台湾允晨文化出版发行了《地震疯人院:四川大地震纪事》繁体中文版,这是一部将四川地震灾期中的众生相活生生保留下来的图文实录。 购书链接:https://www.taaze.tw/products/11100030689.html。
图书
人祸:“大跃进”与大饥荒
本书作者丁抒是一名旅美中国学者,该书于1991年由香港九十年代杂志社出版,是有关中国大饥荒的第一部专著,被一些学者称为中国大饥荒研究的奠基之作,后来增订再版。本书从合作化运动讲到大跃进,大炼钢铁,人民公社,放卫星大刮共产风;再讲到庐山会议反右倾,以及1962年的七千人大会。作者收集了大量史料,在详细的考辨中描述了这场大饥荒的状况及其成因与后果。本站所分享的本书电子档来源于中国博客“编程随想”的网站。
图书
最后的地主(中国冤案录第三卷·上册)
土地改革是二十世纪影响中国历史进程重要的事件之一。作家廖亦武从2005年年底起,断断续续用了两年时间,完成了这部土改幸存者采访录《最后的地主》。正如作者说:"根据被访人肉体及精神的衰弱程度,我估计再过五、六年,作为亲历者口述的土改历史将彻底无迹可寻。"
图书
阳谋——反右派运动始末
本书第一版出版于1991年,并曾于1993年和1995年两次修订再版,第三次修订版于2007年由香港的开放杂志社出版。书中全面收集了有关反右运动的资料,调查访问了大量反右运动的受害者及其亲友,完整记录了反右运动经过,并分析论述了反右运动的来龙去脉和前因后果。关于被划作“右派”的数目,中共当局的统计限于55万人,丁抒分析指出,在反右运动中,被扣上与”右派”相关各类帽子的人,大约有120万。
期刊
妇女杂志
《妇女杂志》于1915年1月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创刊,是一份面向女性发行的综合性大型杂志,每月发行,1932年因商务印书馆被日军炸毁而停刊。该杂志发行地区包括国内各大城市及海外的新加坡等地。在近代中国,无论从存续期间、发行区域、发行量,或是读者群和社会影响的角度来看,该杂志都是其他面向女性的刊物难以比拟的,《妇女杂志》一度成为宣传女权主义话语的有影响力的论坛。 该杂志刊行期间跨越五四、国民革命期等重要历史时期,读者可以从中看出政治环境和社会思潮如何影响该刊物的定位和风格。虽然是妇女杂志,但杂志主编和大部分文章的作者都是男性。 根据密西根大学妇女与社会性别学及历史学荣休教授王政的分析,《妇女杂志》创刊初期偏向保守,虽然提倡女子教育,目标确是要把妇女培养成贤妻良母。在新文化主义和五四学生运动的影响下,杂志被迫作出改革,开始刊登关于妇女解放的争论,也开始更多地呼吁妇女投稿,传播自由女权主义思想,支持全国各地的妇女运动。1923年,国民革命运动开始后,中共的民族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妇女解放话语对自由女权主义构成挑战,杂志影响力式微。1925年9月,《妇女杂志》再次更换主编,将重心转向培养妇女艺术品味,杂志不再是一份前沿女权主义刊物。 尽管《妇女杂志》由男性主办,其中也存在男性对于妇女的鄙夷和歧视,但其指出和讨论了阻碍 妇女取得社会进步的诸多问题,例如教育、职业、经济独立、婚姻恋爱自由、新的性道德、家庭改革、解放奴婢、废除童养媳制度、废除娼妓、避孕节育等,对于妇女运动和各种思潮和观点也基本持开放态度,都予以刊登 ,对于妇女研究和中国近代史研究来说是珍贵的史料。 为了为学界提供更丰富的研究资料和更有效的研究工具,东京大学教授村田雄二郎于2000年与其他几位来自日本、台湾、中国和韩国有志于妇女史研究的同仁一起成立了《妇女杂志》研究会。研究会的两大目标是制作《妇女杂志》全十七卷总目录, 以及召集各地学者对《妇女杂志》进行综合性研究。在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档案馆的协助下,该杂志被制作成线上资料库,存储于中研院近史所的近代史数位资料库网站,公众可直接访问。 资料库链接:https://mhdb.mh.sinica.edu.tw/fnzz/index.php。感谢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授权民间档案馆转载。
Database
近代妇女传记资料库
近代妇女传记资料库是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数位资料库”的一部分。该资料库的目标是为近代在中国妇女建立传记资料,以平等目前近代传记人物以男性为主的倾向。资料库包括1848名近代中国妇女的传记,其中少数人物并非中国人,但因曾在中国和台湾大学任教也被收录其中。 除了浏览和检索人物传记,该资料库还提供两个附加功能:1.“传记串连”:用户可以选择多个人物,生成人物之间的社会关系图;2. “籍贯分布”:通过地图呈现人物的籍贯和年代分布,用户可以点选地图上的标记阅读人物传记。通过对人物信息进行结构化和视觉化处理及呈现,用户可以概览近代妇女群体结构、组织网络,以及女性论述的发展脉络。 资料库链接:https://mhdb.mh.sinica.edu.tw/women_bio/index.php,该资料库的内容对公众开放,用户可自行下载。感谢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授权民间档案馆转载。
Database
近代妇女期刊资料库
该资料库是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数位资料库”的一部分。该所“妇女与性别研究群”从世界各地图书馆收集近代中国妇女书籍与报刊,并将其数字化,建成包含214种期刊、约11万个条目的“近代妇女期刊资料库”,于2015年底开放外界申请使用。 1919年及之后的几年,中国女权运动高涨,因此也出现了很多妇女杂志,其中很多都由妇女来管理。该资料库收集的期刊发行时间大多在1907-1949年之间,也有部分1949年后出版的刊物;有综合性刊物,也有聚焦于妇女运动、家庭、健康、就业等的刊物;近四分之一的刊物发行地为上海,其次是北京、广州和南京。从资料库目录的刊物实际出版年份可以看出,大部分妇女杂志的持续时间较短,在1-5年之间。通过该资料库,读者可以对近代中国妇女史、运动史有更加全面的了解。 除了浏览期刊和检索内容,用户还可以进行作者研究和期刊分析。在作者研究栏目下,用户可以阅读作者传记,还可以看到特定作者的文章数量,及其家庭社会关系的网状图。期刊研究栏目下,用户可以通过关键词、年代和文章类别等绘制网状图,为特定年代或者议题提供更加立体、全面的信息。 资料库链接:https://mhdb.mh.sinica.edu.tw/magazine/web/acwp_index.php。 感谢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授权民间档案馆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