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民间档案馆
  • 关于我们
  • 全部馆藏
  • 民间历史地图
  • 创作者
  • 民间历史简报
  • 联系我们
  • 其他资源
  • En
  • Zh
  • 关于我们
  • 全部馆藏
  • 民间历史地图
  • 创作者
  • 民间历史简报
  • 联系我们
  • 其他资源

全部馆藏

显示集合中的 4 个项目

使用以下过滤条件查找内容

  • 档案主题

    • 口述与亲历 (160)
    • 共产党党史 (138)
    • 公民社会 (93)
    • 民间思想史 (86)
    • 文化大革命 (65)
    • 大跃进/大饥荒 (58)
    • 知识分子 (56)
    • 言论与出版自由 (47)
    • 共产党政治体制 (46)
    • 饥荒 (45)
    • 争取民主权利 (45)
    • 反右运动 (44)
    • 毛泽东 (38)
    • 八九民运和天安门镇压 (37)
    • 妇女与女权主义 (32)
    • 农民权利与农村问题 (25)
    • 司法与人权 (25)
    • 早期共产党 (24)
    • 党内斗争与清洗 (19)
    • 公共卫生 (18)
    • 民间生活 (18)
    • 新冠疫情 (11)
    • 经济体制与改革 (11)
    • 基于信仰的镇压和迫害 (9)
    • 少数民族 (8)
    • 劳工 (8)
    • 宗教信仰 (7)
    • 性与性别 (7)
    • 信访制度及访民 (5)
    • 自然灾害 (5)
    • 土地改革(1947-1953) (4)
    • 白纸运动 (4)
    • 教育 (4)
    • 残障 (3)
    • 自由主义 (2)
    • 三峡工程 (2)
    • 拆迁移民 (1)
    • 环境 (1)

  • 档案形式

    • 图书 (162)
    • 电影及视频 (103)
    • 文章 (39)
    • 官方文件及资料 (6)
    • 期刊 (6)
    • 展览 (1)

  • 年代

    • 改革开放时期(1978-2012) (155)
    • 毛泽东时期(1949-1978) (129)
    • 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 (67)
    • 大跃进/大饥荒时期(1958-1962) (52)
    • 反右运动时期(1957-1958) (47)
    • 民国时期(1912-1949) (30)
    • 习近平时期(2013—) (30)
    • 中国共产党延安时期(1935-1948) (11)
    • 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 (8)
    • 中国共产党江西时期/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时期(1928-1937) (7)
    • 第一次国共内战时期(1927-1937) (5)
    • 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1945-1949) (5)
    • 习近平时期(2013—) (1)

  • 创作者

    • 老虎庙 (60)
    • 艾晓明 (20)
    • 胡杰 (18)
    • 香港言语治疗师总工会 (6)
    • 依娃 (4)
    • 高华 (4)
    • 向承鉴 (4)
    • 胡平 (3)
    • 江雪 (3)
    • 李锐 (3)
    • 林昭 (3)
    • 武宜三 (3)
    • 徐友渔 (3)
    • 杨继绳 (3)
    • 鲍朴 (2)
    • 陈永发 (2)
    • 崔卫平 (2)
    • 戴晴 (2)
    • 丁抒 (2)
    • 冯媛 (2)
    • 甘粹 (2)
    • 何清涟 (2)
    • 金辉 (2)
    • 李江琳 (2)
    • 廖亦武 (2)
    • 刘文忠 (2)
    • 刘晓波 (2)
    • 申渊 (2)
    • 宋永毅 (2)
    • 王力雄 (2)
    • 王年一 (2)
    • 王若水 (2)
    • 王晓林 (2)
    • 吴仁华 (2)
    • 武文军 (2)
    • 笑蜀 (2)
    • 杨奎松 (2)
    • 杨显惠 (2)
    • 杨小凯 (2)
    • 其他 (2)
    • 张彦 (2)
    • 卜伟华 (1)
    • 张戎 (1)
    • 陈斌 (1)
    • 陈诚 (1)
    • 陈峰 (1)
    • 陈品霖 (1)
    • 陈小雅 (1)
    • 郑念 (1)
    • Choi Suk Fong (1)

  • 年代:Yan’an Period (1935-1948)
  • 年代:Republic of China Period (1912-1949)
  • 档案主题:Freedom of Speech and Press

4 items

图书

血书:林昭的信仰、抗争与殉道之旅

本书是美国杜克大学连曦教授的心血之作。2018年3月,由美国Basic图书出版公司(Basic Books)出版英文版本。2021年由台湾商务出版社出版中文版。本书基于大量的史料以及第一手的访查,重新建构林昭的一生。描绘了新中国诞生前后的政治发展,呈现了大时代下知识分子坚韧的意志与信念。 如需购买本书,请访问[出版商](https://www.cptw.com.tw/book/06040162)或书商。
图书

中国“左祸”

本书作者陆建华(笔名文聿),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社会蓝皮书》副主编,1996年当选北京市十大杰出青年。书中详细介绍了中共党史上的历次激进政治运动,从建党初期一直讲到十年文革。2005年,陆因涉记者程翔“间谍案”,被中国以“涉嫌泄露国家机密”罪判处有期徒刑二十年。本书于1993年由天地图书出版社出版。
图书

历史的先声:半个世纪前的庄严承诺

该书由笑蜀编撰,汇编了中共党媒体发表的各种民主言论,包括1941至1946年间《新华日报》《解放日报》《党史通讯》《人民日报》等发表的短评、讲话、社论等。笑蜀,原名陈敏,中国作家,毕业于中山大学历史系,曾任《中国改革》杂志执行主编和《南方周末》高级评论员,新公民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之一。 书中所选文章有的出自国家领导人,如毛泽东、周恩来、董必武,有些则是郭沫若、茅盾、陶行知、吴晗等著名学者的评论和谈话。这些言论汇编展现了中国共产党掌权前对民主政治理想的宣扬,也反驳了当下中国主流舆论将民主、分权视为境外势力的流行观点,同时也提供了推行改革的精神资源。 该书1999年由汕头大学出版社出版,2002年博思出版集团出版,2013年香港大学新闻及传媒研究中心再版。笑蜀称,该书出版后,时任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的丁关根在一次内部会议上对其进行了重点批判,该书随后在全国查禁。
期刊

女声

《女声》于1932年10月创刊于上海,刊名意指“妇女大众的呼声”。《女声》是一本半月刊,以女声社名义发行,由时任记者王伊蔚和中华妇女节制会会长刘王立明共同创立,办刊经费一部分来自妇女节制会,一部分由王伊蔚通过广告和亲自推销筹集。 《女声》在第一期发刊词中描述其使命为“为大众民族求解放,为大众妇女谋幸福”。刊物文章体裁包括时事短评、论著、文艺作品、读编探讨专栏,以及为读者提供信息和服务的读者信箱;内容涉猎广泛,包括很多关于妇女运动的理论文章,对妇女参政、婚姻、职业等问题的探讨,以及对劳动妇女情况和世界各地妇女生活的报导。虽然《女声》并不属于任何党派,但立场上认同社会主义、支持中共,认为民族解放是妇女解放的前提。 因主编王伊蔚与社长刘王立明发生理念分歧,1934年,《女声》杂志宣布独立,不再受中华妇女节制会资助。由于其左倾立场及其对国民党政策的尖锐批评,该杂志受到国民党当局的严酷审查和打压,被迫于1935年停刊。 1945年8月抗战胜利,《女声》于同年11月复刊,转为月刊。复刊后除了发行杂志,《女声》编辑部还召开过“女子参政问题”“女子教育问题”“抗战夫人问题”“知识妇女问题出路”等几个专题座谈会。《女声》还再度与刘王立明合作,并且改变编辑方针,决定全部刊用妇女作者的作品。主编王伊蔚表示,为了保持独立,杂志没有接受任何政治资助,经费多来自募捐、义卖等。由于国民党的持续迫害,刘王立明被迫逃亡到香港。最终,在政治和经济的双重压迫下,《女声》于1947年停刊。 《女声》杂志收录于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的<b><a href="https://mhdb.mh.sinica.edu.tw/magazine/web/index.php">“近代妇女期刊资料库”</a>,用户可免费注册使用</b>。该网站收录了《女声》1932-1935年的期刊全文,但1945年复刊后的大部分材料散失,只收录了3期。感谢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授权民间档案馆转载。 更多关于《女声》的信息请参见:<a href="http://sites.lsa.umich.edu/wangzheng/wp-content/uploads/sites/948/2024/11/%E7%8E%8B%E4%BC%8A%E8%94%9A-%E6%88%91%E4%B8%8E%E3%80%8A%E5%A5%B3%E5%A3%B0%E3%80%8B-1987.pdf">王伊蔚:《我与〈女声〉:向三八妇女节献礼》</a>(来源于密西根大学妇女与社会性别学及历史学荣休教授王政的个人网站)。 注:1942年抗战期间,在日方及汪政府资助下,另一本《女声》于上海创刊,与原《女声》杂志开本大小和编排方式相同,封面设计也十分类似。该杂志由日本左翼作家、女权主义者佐藤俊子(又名田村俊子、中文名左俊芝)主编,是上海沦陷区日伪政权统辖下出版的唯一妇女杂志,于1948年停刊。根据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涂晓华的研究,虽然该杂志长期以来被视为“汉奸”杂志,是日本的政治宣传工具,但由于佐藤俊子的国际主义立场,以及中共地下党员的参与,该杂志在一定程度上也成为传播左翼思想的平台。该杂志也收录于“近代妇女期刊资料库”。
显示第 1–4 条结果,总计 4 条
  • «
  • 1(current)
  • »
  • 关于我们
  • 全部馆藏
  • 民间历史地图
  • 创作者
  • 民间历史简报
  • 联系我们
  • 其他资源
© China Unofficial Arch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