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民间档案馆
  • 关于我们
  • 全部馆藏
  • 民间历史地图
  • 创作者
  • 民间历史简报
  • 联系我们
  • 其他资源
  • En
  • Zh
  • 关于我们
  • 全部馆藏
  • 民间历史地图
  • 创作者
  • 民间历史简报
  • 联系我们
  • 其他资源

全部馆藏

显示集合中的 56 个项目

使用以下过滤条件查找内容

  • 档案主题

    • 口述与亲历 (160)
    • 共产党党史 (138)
    • 公民社会 (92)
    • 民间思想史 (85)
    • 文化大革命 (65)
    • 大跃进/大饥荒 (58)
    • 知识分子 (55)
    • 言论与出版自由 (46)
    • 共产党政治体制 (46)
    • 饥荒 (45)
    • 争取民主权利 (45)
    • 反右运动 (44)
    • 毛泽东 (38)
    • 八九民运和天安门镇压 (37)
    • 妇女与女权主义 (31)
    • 农民权利与农村问题 (25)
    • 司法与人权 (25)
    • 早期共产党 (24)
    • 党内斗争与清洗 (19)
    • 公共卫生 (18)
    • 民间生活 (18)
    • 新冠疫情 (11)
    • 经济体制与改革 (11)
    • 基于信仰的镇压和迫害 (9)
    • 少数民族 (8)
    • 劳工 (8)
    • 宗教信仰 (7)
    • 性与性别 (6)
    • 信访制度及访民 (5)
    • 自然灾害 (5)
    • 土地改革(1947-1953) (4)
    • 白纸运动 (4)
    • 教育 (4)
    • 残障 (3)
    • 自由主义 (2)
    • 三峡工程 (2)
    • 拆迁移民 (1)
    • 环境 (1)

  • 档案形式

    • 图书 (162)
    • 电影及视频 (103)
    • 文章 (39)
    • 官方文件及资料 (6)
    • 期刊 (5)
    • 图书 (1)
    • 展览 (1)

  • 年代

    • 改革开放时期(1978-2012) (155)
    • 毛泽东时期(1949-1978) (129)
    • 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 (67)
    • 大跃进/大饥荒时期(1958-1962) (52)
    • 反右运动时期(1957-1958) (47)
    • 习近平时期(2013—) (30)
    • 民国时期(1912-1949) (29)
    • 中国共产党延安时期(1935-1948) (11)
    • 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 (8)
    • 中国共产党江西时期/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时期(1928-1937) (7)
    • 第一次国共内战时期(1927-1937) (5)
    • 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1945-1949) (5)
    • 习近平时期(2013—) (1)

  • 创作者

    • 老虎庙 (60)
    • 艾晓明 (20)
    • 胡杰 (18)
    • 香港言语治疗师总工会 (6)
    • 依娃 (4)
    • 高华 (4)
    • 向承鉴 (4)
    • 胡平 (3)
    • 江雪 (3)
    • 李锐 (3)
    • 林昭 (3)
    • 武宜三 (3)
    • 徐友渔 (3)
    • 杨继绳 (3)
    • 鲍朴 (2)
    • 陈永发 (2)
    • 崔卫平 (2)
    • 戴晴 (2)
    • 丁抒 (2)
    • 冯媛 (2)
    • 甘粹 (2)
    • 何清涟 (2)
    • 金辉 (2)
    • 李江琳 (2)
    • 廖亦武 (2)
    • 刘文忠 (2)
    • 刘晓波 (2)
    • 申渊 (2)
    • 宋永毅 (2)
    • 王力雄 (2)
    • 王年一 (2)
    • 王若水 (2)
    • 王晓林 (2)
    • 吴仁华 (2)
    • 武文军 (2)
    • 笑蜀 (2)
    • 杨奎松 (2)
    • 杨显惠 (2)
    • 杨小凯 (2)
    • 其他 (2)
    • 张彦 (2)
    • 卜伟华 (1)
    • 张戎 (1)
    • 陈斌 (1)
    • 陈诚 (1)
    • 陈峰 (1)
    • 陈品霖 (1)
    • 陈小雅 (1)
    • 郑念 (1)
    • Choi Suk Fong (1)

  • 档案主题:Public Health
  • 档案主题:Mao Zedong

56 items

图书

《我们的故事(疫情篇)》

这是由微信公众号“我们与平权”发布的《我们的故事》系列的第四辑,汇编了20个疫情亲历者的口述故事和该辑作者乔伊林的个人自述。编者希望借此“记录下普通人的历史,对抗这些本不该有的遗忘,呈现大家真实的经历、感受和声音,帮助我们记住曾经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情”。 这本集子中的受访者身份较为多元,包括不同年龄、受教育程度、民族、身心残障情况、性取向、婚育状况和流动情况。这些受访者分享了自己在疫情期间的记忆,包括因断粮风险而感受到生命威胁、抑郁症人士因封控而被迫停药、留学生回国艰难、听障者生活充满不便、新冠康复者饱受歧视等等。虽让主要讲述的是疫情期间的经历和感受,但很多受访者补充了更长期的个人历史,对于读者理解期在疫情中的处境提供了一些背景信息。 除了个人口述,“我们与平权”还于微信发布了“女性心理健康调查问卷”,其中一共有 44 个问题,包括受访者的基本信息,以及疫情三年中的个人流动情况和归属感,居住情况和照护/家务工作承担情况,睡眠、心情和精神状况,对新冠的态度和相关经历(如隔离、封控、亲人患病或去世)的感受以及对官方政策的态度。该问卷一共获得 453 份有效回复,“我们与平权”根据收集到的回复,整理出中英双语的数据分析报告。 ​​“我们与平权”微信公众号是一个发起于2016年11月的草根项目,该公众号每周推送一篇原创文章,基于社会性别视角分享个人故事和观点,推荐影视作品与书籍;每两周举办一次线下活动就特定性别话题进行深入讨论,以期使更多人了解日常生活中的性别问题,并结成社群解决问题。
图书

在历史的风陵渡口

本书是高华继《红太阳是怎样升起的》之后又一力作,从作者一九八八年至二○○四年发表的论文精选而成,涵盖民国史、中共党史、当代中国史等领域。高华捕捉历史过程中“现在”和“过去”的互动关联,对这场影响深远的中国共产党革命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以严谨实证的研究方法,勾画了历史复杂斑斓的画面,呈现了二十世纪中国历史的多重面向。
图书

博古和毛泽东——及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领袖们

博古,本名秦邦宪,曾在1931年-1935年担任中国共产党的最高领导人,在遵义会议后离开中国共产党总书记的职位。本书作者是博古的侄子,通过多位知情人的讲述和旁证,描述了共产党早期一些重要的历史节点,毛泽东等中共高层领导人之间的各种活动,以及他们的关系。
影视

关爱之家

该影片记录了河北邢台农村妇女刘显红打官司的故事。她因在医院输血感染艾滋病毒,决定公开身份、起诉医院,历经艰险终于获取赔偿。以她的经历为主要线索,影片通过几个家庭的遭遇和感染者成立"关爱"小组集体维权的努力,呈现出在基层农村涌动的公民权利意识。由于社会关怀、媒体介入和法律援助,政府也转变了态度,并出台了改善感染者处境的政策。
图书

山坳上的中国:问题、困境、痛苦的选择

本书1989年在中国出版,引起轰动,据称销量高达30万册,被称为第一部对现实中国作“描述性研究的书”,书中描述了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所可能遭遇的农业、环境、资源等方面的问题,并预测未来将更糟糕,以唤起国人环境保护的意识。书出版后随即被禁。
图书

中国“左祸”

本书作者陆建华(笔名文聿),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社会蓝皮书》副主编,1996年当选北京市十大杰出青年。书中详细介绍了中共党史上的历次激进政治运动,从建党初期一直讲到十年文革。2005年,陆因涉记者程翔“间谍案”,被中国以“涉嫌泄露国家机密”罪判处有期徒刑二十年。本书于1993年由天地图书出版社出版。
图书

超凡领袖的挫败 : 文化大革命在武汉

本书内容是武汉文革历史及相关分析。王绍光于1989年完成了同名博士学位论文(英文),1993年由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论文删改后的中文版《理性与疯狂:文化大革命中的群众》。2009年,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出版中文版。本书作者以武汉文化大革命为主轴,访问了几十位文革参与者,运用大量文革期间出版的原始材料,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深刻揭示了群众参与文革的冬季、形式、规律,进退机制,以及与全国大形势的关系。
期刊

中国六十年代大饥荒考

该书是关于1958-1961年中国大饥荒的研究分析,其中记录了大饥荒期间老百姓的境况,反思了发生这一悲剧的原因,并总结了经验教训,直接批判了当时罔顾经济规律、阶级斗争至上的作法。作为一个体制内机构,兰州市政协编印该书具有特殊意义。 该书是由兰州市政协文史资料和学习委员会编著的兰州文史资料选辑(共23辑)第22辑,出版于2002年,主编武文军,主审王家珞。该书以甘肃、青海、河南为例,描述了当地情况并分析了灾难发生的原因,还记录了当时一系列特殊现象,如滥建水利工程、大办公共食堂造成浪费,人口大逃亡等。在第十至第十五章,作者详细总结了经验教训,指出反右运动、大跃进和反右倾斗争导致了三年大饥荒的悲剧。 武文军和王家珞还合作编写了兰州文史资料选辑第20 辑《甘肃六十年代大饥荒考证》(已收录于本馆)。该系列共23辑,公众目前可以在兰州市政协的网站(https://www.gslzzx.gov.cn/col/col11760/index.html)上看到除第20辑和第22辑外的所有文章。
期刊

甘肃六十年代大饥荒考证

本书是一组研究1958至1961年大饥荒期间甘肃社会经济情况的系列研究报告,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五篇考证研究文章,记录了大饥荒期间甘肃人民的悲惨境况。书中提到,甘肃省委在一份报告中承认,当地确有发生人相食事件。这些研究还揭露了当地一系列大跃进措施,如滥建水利工程、虚报粮食产量、大办公共食堂造成浪费,误导饥民吃树皮泥土等,并分析了造成这些情况的原因。第二部分收录了反映当时情况的重要文献资料,这些资料是支撑作者研究分析的证据,包括甘肃省委关于人民公社的指示,以及甘肃省向中央提交的多份工作报告等。除此之外,书中还附有当时报纸上登载的关于大跃进的新闻、宣传画以及照片。 本书是由兰州市政协文史资料和学习委员会编著的兰州文史资料选辑第20辑,出版于2002年,主稿武文军,主审王家珞。兰州市政协出版该书具有特殊意义,表明其对于独立史学家的大饥荒观点持支持态度,即该饥荒范围之广、影响之深远超官方历史记录。武文军和王家珞还合作编写了兰州文史资料选辑第22 辑《中国六十年代大饥荒考》(已收录于本档案馆)。该系列共23辑,公众目前可以在兰州市政协的网站(https://www.gslzzx.gov.cn/col/col11760/index.html)上看到除第20辑和第22辑外的所有文章。
文章

安徽省凤阳县1958-1962年灾难实录

在这篇关于大饥荒的开创性文章中,作者金辉全面呈现了安徽省凤阳县在三年大饥荒中的历史细节。在文章中,金辉引用了大量一手档案馆材料(主要包括凤阳县党政机关的文件)。这些史料中的一部分正式出版于《乡村三十年 ──凤阳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实录(1949—1983)》。 金辉此文的重要性在于它否定了大饥荒的官方解释。中共官方历史叙述称大饥荒为三年困难时期(或三年自然灾害),并将之归咎于自然因素或中苏分裂后苏联顾问的撤离。金辉撰文论证事实并非如此,他以凤阳的农业中心地带作为个案,用一手史料证明饥荒源于中央政府的政策失误,并明确归责于毛泽东。 随后,杨继盛的《墓碑》和冯客的《毛泽东的大饥荒》等其他关于大饥荒的经典著作也证实了金教授的分析。这篇文章的特殊意义还在于其发表时间,它发表于 20 世纪90年代初。此外,文章由一位重点大学广受认可的中国大陆学者发表,这让它的结论更有分量,同时也让中共拥护者很难宣称这是外国人试图抹黑中国所为。凤阳一直以来都是中国的农业中心,作为案例,也让金辉的研究更有说服力。
文章

饥荒与村庄:是谁饿死了他们?

本文作者陈峰,出生于1962年。家乡是安徽省肥东县白农公社的三家大队黄四冲。据他的记录,在大饥荒的1959年冬至1960年春,他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亲人和亲戚,大家族里不完全统计,饿死57人。
文章

饥荒与县城:大跃进期间的镇原冤案

甘肃镇原县早在1957年就出现饿死人的状况,但当局认为粮食问题是因为“反革命分子”捣乱,并制造特大冤案,全县至少有1650人受到株连。本文由中共镇原党史办公室发表于《百年潮》杂志。本站转载自“大饥荒档案”网站。
图书

中共五十年

本书作者王明是中共早期元老,“二十八个半布尔什维克”之首。1942年延安整风后,以王明为首的国际派在中共党内失势,王明逐步被毛泽东排挤出领导层。1956年王明旅居苏联,在书中叙述了他与毛泽东几十年的恩怨——从中可以了解中共早期党史。
图书

自由张展

出生于1983年的张展是一名中国律师,也是一名共产党体制的异议者。2020年2月初,她从上海赶到新冠疫情封控下的武汉,进行实地采访,发布了一系列关于武汉疫情封城的视频报道。三个多月后,她被中国警方以“寻衅滋事罪”抓捕,并带回上海羁押。2020年12月,她被以寻衅滋事罪判刑四年。张展在看守所、监狱里长期绝食抗议,数度传出病危消息。她的勇气与抗争的行为,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 《自由张展》一书,由网络上的“张展关注组”负责人王剑虹编辑创作,汇集了张展发布于网络的文章、自媒体帖子,还有张展在尚未失去自由时接受的一些访谈,以及外界声援张展的诗文。并在书中回顾了张展案的经过、张展狱中的抗争及其在海内外所激起的反响,在2024年5月13日张展刑满出狱之际出版。 本书从一个侧面保存记录了中国新冠疫情武汉封城的历史。如今,张展的文章和声援她的文字在中国都已被审查封杀,更显得书中备份保存下来的民间声音弥足珍贵。
图书

农村人民公社史

本书作者罗平汉,湖南省安化县人,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系,曾任中共中央党校党史教研部主任和教授。本书2003年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 作者作为体制内学者,秉持的历史观也属于正统意识形态。书分为九章,从正统历史发展观的角度叙述了人民公社的历史。作者选取的时间节点包括大跃进的兴起、大潮、调整、反复、退却、及解体。人民公社这一制度在毛泽东的肯定下,于1958年在全国迅速推广。在当时,人民公社既是生产组织,又是基层政权。它的兴起和狂热发展,和随后发生的大饥荒密切关联。本书虽然从中共官方意识形态出发进行叙述,但采用的史料丰富详实,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人民公社的历史,对于整体性地了解人民公社来说,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图书

20世纪后半叶历史解密

图书

红太阳是怎样升起的

延安整风运动是深刻影响二十世纪中国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这场运动是由毛泽东亲自领导的中共党内第一次大规模政治运动,也是建国后历次政治运动的滥觞。毛泽东在延安整风中运用他所创造的思想改造和审干、肃反两种手段,全面清除了中共党内存留的五四自由民主思想的影响,彻底转换了中共的“俄化”气质,重建了以毛泽东为绝对主宰的上层结构。本书作者历时十余年,搜寻考辨大量历史资料,在考辨史料的基础上,详细剖析了延安整风的前因后果及运动所涉及的各个方面,力图再现这场运动的历史全景。本书最初于2000年由香港以中文出版社出版,2019年译成英文,由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出版。购书链接:https://cup.cuhk.edu.hk/index.php?route=product/product&product_id=2307。
图书

劫后长忆 —— 十年动乱纪事

本书作者穆欣是早期中共党员,1950年代曾任《光明日报》总编辑。文化大革命初期,担任中央文革小组成员。1967年被打倒并关入诏狱(秦城监狱)。此书于1997年在香港出版。由于作者的身份,此书有助于了解文革前和文革初期的高层情况。
图书

庐山会议实录

本书是李锐所著的记录1959年庐山会议的史料著作。作者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参阅中共有关部门的文献资料,翔实记录了会议前后的重要节点和事件。本书初版于1989年4月,由中国大陆的春秋出版社、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增订本于1994年6月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图书

人祸:“大跃进”与大饥荒

本书作者丁抒是一名旅美中国学者,该书于1991年由香港九十年代杂志社出版,是有关中国大饥荒的第一部专著,被一些学者称为中国大饥荒研究的奠基之作,后来增订再版。本书从合作化运动讲到大跃进,大炼钢铁,人民公社,放卫星大刮共产风;再讲到庐山会议反右倾,以及1962年的七千人大会。作者收集了大量史料,在详细的考辨中描述了这场大饥荒的状况及其成因与后果。本站所分享的本书电子档来源于中国博客“编程随想”的网站。
显示第 1–20 条结果,总计 56 条
  • «
  • 1(current)
  • 2
  • 3
  • »
  • 关于我们
  • 全部馆藏
  • 民间历史地图
  • 创作者
  • 民间历史简报
  • 联系我们
  • 其他资源
© China Unofficial Arch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