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民间档案馆
  • 关于我们
  • 全部馆藏
  • 民间历史地图
  • 创作者
  • 民间历史简报
  • 联系我们
  • 其他资源
  • En
  • Zh
  • 关于我们
  • 全部馆藏
  • 民间历史地图
  • 创作者
  • 民间历史简报
  • 联系我们
  • 其他资源

全部馆藏

显示集合中的 101 个项目

使用以下过滤条件查找内容

  • 档案主题

    • 口述与亲历 (163)
    • 共产党党史 (141)
    • 公民社会 (113)
    • 民间思想史 (90)
    • 文化大革命 (67)
    • 知识分子 (64)
    • 言论与出版自由 (60)
    • 大跃进/大饥荒 (60)
    • 争取民主权利 (58)
    • 共产党政治体制 (52)
    • 饥荒 (46)
    • 反右运动 (46)
    • 八九民运和天安门镇压 (43)
    • 司法与人权 (42)
    • 毛泽东 (41)
    • 妇女与女权主义 (39)
    • 农民权利与农村问题 (25)
    • 早期共产党 (24)
    • 党内斗争与清洗 (19)
    • 公共卫生 (19)
    • 民间生活 (19)
    • 性与性别 (12)
    • 新冠疫情 (11)
    • 劳工 (11)
    • 经济体制与改革 (11)
    • 教育 (11)
    • 基于信仰的镇压和迫害 (10)
    • 少数民族 (9)
    • 宗教信仰 (8)
    • 信访制度及访民 (5)
    • 自然灾害 (5)
    • 土地改革(1947-1953) (4)
    • 自由主义 (4)
    • 白纸运动 (4)
    • 残障 (3)
    • 三峡工程 (2)
    • 拆迁移民 (1)
    • 环境 (1)

  • 档案形式

    • 图书 (169)
    • 电影及视频 (105)
    • 文章 (42)
    • 期刊 (8)
    • 官方文件及资料 (6)
    • 数据库 (2)
    • 展览 (1)
    • 简报 (1)

  • 年代

    • 改革开放时期(1978-2012) (167)
    • 毛泽东时期(1949-1978) (131)
    • 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 (68)
    • 大跃进/大饥荒时期(1958-1962) (52)
    • 反右运动时期(1957-1958) (48)
    • 习近平时期(2013—) (35)
    • 民国时期(1912-1949) (33)
    • 中国共产党延安时期(1935-1948) (11)
    • 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 (8)
    • 中国共产党江西时期/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时期(1928-1937) (7)
    • 第一次国共内战时期(1927-1937) (5)
    • 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1945-1949) (5)
    • 习近平时期(2013—) (1)

  • 创作者

    • 老虎庙 (60)
    • 艾晓明 (20)
    • 胡杰 (18)
    • 香港言语治疗师总工会 (6)
    • 依娃 (4)
    • 高华 (4)
    • 向承鉴 (4)
    • 胡平 (3)
    • 江雪 (3)
    • 李锐 (3)
    • 林昭 (3)
    • 武宜三 (3)
    • 徐友渔 (3)
    • 杨继绳 (3)
    • 中国劳工通讯 (3)
    •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3)
    • 韩东方 (3)
    • 鲍朴 (2)
    • 陈永发 (2)
    • 崔卫平 (2)
    • 戴晴 (2)
    • 丁抒 (2)
    • 冯媛 (2)
    • 甘粹 (2)
    • 何清涟 (2)
    • 金辉 (2)
    • 李江琳 (2)
    • 廖亦武 (2)
    • 刘文忠 (2)
    • 刘晓波 (2)
    • 申渊 (2)
    • 宋永毅 (2)
    • 王力雄 (2)
    • 王年一 (2)
    • 王若水 (2)
    • 王晓林 (2)
    • 吴仁华 (2)
    • 武文军 (2)
    • 笑蜀 (2)
    • 杨奎松 (2)
    • 杨显惠 (2)
    • 杨小凯 (2)
    • 其他 (2)
    • 张彦 (2)
    • 卜伟华 (1)
    • 张戎 (1)
    • 陈斌 (1)
    • 陈诚 (1)
    • 陈峰 (1)
    • 陈品霖 (1)

  • 档案主题:The Great Leap Forward/The Great Famine
  • 档案主题:Justice and Human Rights

101 items

文章

中国劳工通讯:中国工人运动系列报告

2025年6月12日,位于香港的NGO组织“中国劳工通讯”发布声明解散。这是香港《国安法》落地后又一个停运的中国民间团体。中国劳工通讯(China Labour Bulletin,CLB)于1994年成立,致力于推动中国劳工运动,长期关注中国劳工权利。该机构总部位于香港,创办人韩东方是1989年天安门民主运动中的工人领袖,是当时北京工人自治联合会创始人之一。 中国劳工通讯曾出版数十份中英文报告,涉及中国的工人运动,关注农民工、外卖骑手、女工、童工、煤炭开采和尘肺病等工人权益问题。在该机构宣布解散后,“中国劳工通讯网”也随即被关闭。民间档案馆网站紧急下载了其网站上80个中英文报告,予以留存。以下15个报告是关于中国工人集体行动的系列观察报告。
文章

中国劳工通讯:工会改革观察系列报告

2025年6月12日,位于香港的NGO组织“中国劳工通讯”发布声明解散。这是香港“国安法”落地后又一个停运的中国民间团体。中国劳工通讯(China Labour Bulletin,CLB)于1994年成立,致力于推动中国劳工运动,长期关注中国劳工权利。该机构总部位于香港,创办人韩东方是1989年天安门民主运动中的工人领袖,是当时北京工人自治联合会创始人之一。 中国劳工通讯曾出版数十份中英文报告,涉及中国的工人运动,关注农民工、外卖骑手、女工、童工、煤炭开采和尘肺病等工人权益问题。在该机构宣布解散后,“中国劳工通讯网”也随即被关闭。民间档案馆网站紧急下载了其网站上80份中英文报告,予以留存。以下18份报告是中国劳工通讯关于中国工会改革的系列研究。
图书

中国女权大事记 2020-2023

这是一份中国女权大事件的备忘录和索引表,梳理了2020-2023年中国女权领域的重要事件。该文档有两千多页,共搜集、选择、记录了122 个与女权相关的话题/事件。文档分为五章,包括“大众视野中的中国女权”、“从个案看中国女权”、 “法规报告中的中国女权”、“女权行动在中国”以及“特殊的三年——新冠疫情中的中国女权”。每个事件条目又分为两部分: “话题始末/事件进展”和“相关文章”。第一部分介绍事件或话题的前因后果,尽量通过原始材料,完整客观呈现该事件的整 体过程;第二部分收集了在公共媒体和自媒体上发布的对于该事件的报道和基于性别角度的评论文章。 该文档中涉及的话题/事件十分广泛,包括商业代孕、女性冠姓权、高校招生性别歧视、中国人口女与生育权、媒体中的厌女文化、米兔运动的进展和困境、反家暴等法律法规的分析、女权行动等等。 该文档的编辑小组在导言里说:“为记录书写中国女权的历史贡献力量,也就是这份不完美文档的小小意义所在——历史就是我们此刻正在行走的道路,我们已经走出很远,仍在寻找答案, 即使要穿过迷雾。” “希望这份文档不仅仅可以作为被使用的工具,也能提供给大家些许智慧和力量。”
图书

中国米兔志(2018.1-2019.7)

2018 年元旦,北航毕业生罗茜茜实名举报北航教授陈小武性骚扰女学生,率先打破中国一直以来在性骚扰议题上的沉默,米兔之火从高校燎原到其它行业。米兔现象激起中文社会前所未有的大讨论,女权主义、性骚扰议题罕见地引起广泛关注,一时间各种诉说、评论、研究,和呼吁倡导文章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中国米兔志》是一份对2018年1月至2019年7月间性骚扰相关文章的民间档案汇编。这份档案体量巨大,共2500多页,分为三大卷:《中国米兔从高校开始》,卷二《中国米兔在各界》,卷三《中国米兔大讨论》。第一卷和第二卷由一个个单独的米兔事件构成,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卷三《中国米兔大讨论》是综合卷,收录内容大致可以分为综述概况类、调查报告类、米兔故事类、社会行动类、机制倡议类、工具贴士类等等。米兔运动期间,有不少公共知识分子提出质疑,将米兔比喻成“大鸣大放大字报”,并认为米兔可能导致冤假错案泛滥,引发激烈论争,该档案也收录了多篇相关讨论文章。 在言论自由和社会运动面对严酷打压的背景下,这份档案的汇编过程本身也成为反抗的一部分。编辑团队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面对大量文章被删除和用图片形式发布的挑战,花费大量时间和人力寻找、拼接信息残片和转录图文。集中、深入阅读这么多的伤痛披露——包括被侵害、恢复或维权过程中的艰难,对于编辑来说也造成严重的心理创伤。但与此同时,米兔也是一个集体疗愈的过程,拥有共同经验的女性在这个过程中互相看见彼此,意识到性暴力背后的结构性根源,并获得继续前行和推动改变的力量。最后,汇编过程中编辑团队也参考了很多其他网站的备份和素材,这也让我们看到,对于历史记忆的抢救与保存是一项需要众多行动者共同参与的工作。 该档案来自<a href=”https://chinesefeminism.org/”>“女权学论”网站</a>。
文章

中国青年女权运动简史

自2012年起,中国社会涌现出了一批年轻的女权主义行动者,被称为“青年女权行动派”。这批行动者多采用行为艺术的方式在公共场合公开地表达性别平等诉求,会主动介入时事热点事件,吸引媒体关注,同时积极问责政府机构和企业,教育和联结大众,以推动性别平等议程。这些大众化的直接行动在中国紧缩的政治环境中开创出新的活动空间。 这篇文章详细梳理了2012-2019年这些行动者发起的倡导行动。这些行动涉及众多性别议题,包括但不限于反性侵害\性骚扰、反性别暴力、就业入学性别平等、反性别污名与刻板印象、反禁言与公权力压迫、婚姻自主、女同权益、反身体污名、公共空间性别平等。这些行动不仅提升了大众的性别平等意识,也实实在在地推动了很多性别平等立法和政策的出台。 2015年,五名青年女权行动者因计划在三八妇女节举行反公交车性骚扰的宣传而被捕并遭刑事拘留37天。此后,青年女权行动者几乎完全失去了街头的活动空间。但从这篇文章可以看出,女权行动并未消失,而是继续以各种方式开展和延续,包括创造性地使用社交媒体,以及组织跨国声援和行动。 作者在文章中说:“青年女权行动派不应该就此被公众淡忘,尤其是在近两年审查机制变本加厉的环境中,公民社会几近瓦解,民间发声极为困难,国内社交媒体虽然呈现出泛女权话语流行的现象,但女权主义却被严重去政治化,女权主义者也普遍遭受着边缘化和污名化的打击,她们的声音在封号和禁言中不断消失。因此,重新整理和再现青年女权行动派的事迹,并普及本土女权运动的相关知识显得尤为重要。要让更多人看到中国新一代女权主义者们的精神面貌和社会贡献,以及她们所推动的重要性别议题……” 文章中还有附有大量图片、视频和其他资源链接,为读者进一步阅读提供参考。
图书

刘文彩真相

20世纪中叶的四川大地主刘文彩晚年几乎耗尽家产兴办教育、修桥铺路,在当地是著名的“大善人”。但在1957年以后的“大跃进”运动以及文革中,他的形象被中共极左的意识形态宣传逐步“改造”,最终被塑造成“中国三千年恶霸地主”的总典型。 作为民国时期川南地区的巨大财富控制者,刘文彩早年确实曾依靠掠夺而积累了巨额财富,但他晚年将大部分资产投向公益。他出资并主持修建了成都至大邑的公路,推动万成堰水利工程而惠及数十万农民,并几乎耗尽家产创办文彩中学(今安仁中学),这所学校在当时堪称四川最好的民办学府。在当地民众的记忆里,刘文彩收的地租低于1949年后政府征收的公粮。他每遇年节必接济贫困户,而且经常公允地主持和调节民间纠纷,被人们称赞。但这些事实在极左的宣传中被彻底抹去,官方刻意编造的“水牢”、“收租院雕塑”等经过艺术夸张的仇恨教育素材,使刘文彩成为中国最著名的“地主恶霸”,与宣传中的黄世仁、南霸天、周扒皮并列。 1999年11月,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推出了笑蜀所著的《刘文彩真相》一书,该书在大量的历史文献和田野调查的基础上,澄清了加在刘文彩身上的众多不实之词,还原了刘文彩的真实形象。是一部突破意识形态禁锢,为真实的历史人物“平反”的一部力作。
影视

北京上访村

北京火车南站附近的一片民房区,曾因聚居了成千上万来自全国各地的上访民众而被称为上访村。当局曾多次清拆该处的平房和窝棚,但不少上访者仍然恋守这片地苦寻青天。影片纪录了北京上访村的变迁,将镜头村庄聚焦于数千名从外省赶来的平民。他们来到这里是为了向最高信访机构——国家信访局提出申诉,结果却一再被拒之门外。北京上访村最终于2007年被永久拆除。 《上访》获得夏威夷电影节最佳纪录片奖,以及香港国际电影节最佳纪录片人道奖。
影视

十年

《十年》是2015年12月上映的香港电影,由五出短篇电影单元合集而成,分别为郭臻导演的《浮瓜》、黄飞鹏导演的《冬蝉》、欧文杰导演的《方言》、周冠威导演的《自焚者》、伍嘉良导演的《本地蛋》,由廖启智、梁健平、周家怡、游学修、吴肇轩等领衔主演。 电影中五个短片,预示了香港未来十年会发生的情况,被誉为是香港未来的“预言书”。因为该电影因内容涉及香港人权、民主、言论自由受威胁的现况,中国政府全面封杀此片,下令中国大陆各大网路平台禁止直播、转播2016金马奖及香港电影金像奖实况。《十年》获得第35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电影奖。
图书

政治中国:面向新体制选择的时代

《政治中国》收集了截至90年代末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文章。编者在后记中提到:“本书把近些年论述政治体制改革的文章——如果说不是全部的话——差不多都收了进来。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近几年人们对政治体制改革的研究成果及其水平。” 书中的文章涉及广泛的主题,从政治体制改革,到民主、法治、宪政、自由、权利、经济。虽然书中的文章在之前都独立发表,但是《政治中国》出版后不久就遭到官方封杀,今日中国出版社也很快在官方的压力下关闭。
图书

法轮功现象

本书收集了胡平对法轮功以及法轮功遭迫害、受镇压现象的多篇长文和评论,以独立的视角回应了中国官方和民间对法轮功的一系列不当批评和污名化,并呼吁社会为因信仰法轮功而受到迫害的人们争取基本权利。
期刊

立誌

《立誌》是香港《立場新聞》特刊,聚焦香港2019年社会运动。 香港《立場新聞》成立于2014年12月30日,于2021年12月29日遭香港国安处搜查后停止运营。 香港警方指控《立場新聞》不断刊登多篇煽动性文章,违反《刑事罪行条例》第九条及第十条“串谋发布煽动刊物罪”,并以此起诉前总编辑锺沛权、前署理总编辑林绍桐及《立場新聞》母公司。《立誌》的序言也被控方作为证据在法庭开示。 序言中,编者提到,《立誌》“出版過程歷盡波折,尤其在《國安法》的威脅下,特刊幾近難產。”《立誌》精选《立場新聞》在2019年香港社会运动期间的报道、摄影作品和数据统计,涵盖催泪弹的“科学”、抗争中的创意、行动的代价等主题,为读者展现香港历史的第一手记录。 2021年12月30日,遭到起诉的锺沛权和林绍桐申请保释被拒,因而继续还押。而在遭警方扣留约30个小时后,《立場新聞》董事吴霭仪、何韵诗、方敏生和周达智则获准保释。 针对《立場新聞》的审判于2022年10月展开,历时57日审讯,裁决时间经三度押后,最终到2024年8月29日作出判决,案件由起诉至裁决已横跨33个月。 最终,法官郭伟健裁定锺沛权、林绍桐和其母公司罪成,认定《立場新聞》的政治理念是本土主义,同时“意图煽动憎恨中国中央政府或香港政府及憎恨司法”,裁定具有犯罪意图。控方呈堂的17篇文章中,共11篇被法官裁定具煽动意图;锺沛权及林绍桐分别被法院判囚21个月和11个月。
图书

羊村十二勇士(香港粤语版+英语版)

《羊村十二勇士》是《羊村》系列儿童绘本之一。《羊村十二勇士》以童话的形式,讲述了2020年十二名香港青年因乘船出逃香港而遭中国大陆方面扣押判刑的事件。 《羊村》系列儿童绘本介绍 《羊村》系列绘本是六部由香港言语治疗师总工会出版的童书。六部分别为《羊村守卫者》、《羊村十二勇士》、《羊村清道夫》、《羊村投票日》、《羊村日报》和《羊村建筑师》。其中,《羊村守卫者》、《羊村十二勇士》和《羊村清道夫》于2020年到2021年间在香港出版,而另三部并未正式出版,主要在网络上传播。 2021年7月22日,香港警方国家安全处拘捕香港言语治疗师总工会五名理事会成员,包括主席黎雯龄及外务副主席杨逸意,以及工会其余三名理事会成员伍巧怡、陈源森、方梓皓,指控其涉嫌串谋刊印、发布、分发、展示或复制煽动刊物罪。五名被告人取保被拒,还押近一年才受审。最终,2022年9月10日,法官郭伟健判五名被告19个月监禁。 “羊村绘本案”是香港成为特别行政区后,首宗串谋发布煽动刊物罪的案件。
图书

羊村守卫者(香港粤语版+英语版)

《羊村守卫者》是《羊村》系列儿童绘本之一。《羊村守卫者》以童话的形式,讲述了香港2019年的社会运动,以及中国大陆和香港的关系。 《羊村》系列儿童绘本介绍 《羊村》系列绘本是六部由香港言语治疗师总工会出版的童书。六部分别为《羊村守卫者》、《羊村十二勇士》、《羊村清道夫》、《羊村投票日》、《羊村日报》和《羊村建筑师》。其中,《羊村守卫者》、《羊村十二勇士》和《羊村清道夫》于2020年到2021年间在香港出版,而另三部并未正式出版,主要在网络上传播。 2021年7月22日,香港警方国家安全处拘捕香港言语治疗师总工会五名理事会成员,包括主席黎雯龄及外务副主席杨逸意,以及工会其余三名理事会成员伍巧怡、陈源森、方梓皓,指控其涉嫌串谋刊印、发布、分发、展示或复制煽动刊物罪。五名被告人取保被拒,还押近一年才受审。最终,2022年9月10日,法官郭伟健判五名被告19个月监禁。 “羊村绘本案”是香港成为特别行政区后,首宗串谋发布煽动刊物罪的案件。
图书

羊村建筑师(香港粤语版+英语版)

《羊村建筑师》是《羊村》系列儿童绘本之一。《羊村建筑师》以童话的形式,讲述了香港市民对公民社会的建设,以及在2019年香港社会运动后,官方对香港公民社会的打压。 《羊村》系列儿童绘本介绍 《羊村》系列绘本是六部由香港言语治疗师总工会出版的童书。六部分别为《羊村守卫者》、《羊村十二勇士》、《羊村清道夫》、《羊村投票日》、《羊村日报》和《羊村建筑师》。其中,《羊村守卫者》、《羊村十二勇士》和《羊村清道夫》于2020年到2021年间在香港出版,而另三部并未正式出版,主要在网络上传播。 2021年7月22日,香港警方国家安全处拘捕香港言语治疗师总工会五名理事会成员,包括主席黎雯龄及外务副主席杨逸意,以及工会其余三名理事会成员伍巧怡、陈源森、方梓皓,指控其涉嫌串谋刊印、发布、分发、展示或复制煽动刊物罪。五名被告人取保被拒,还押近一年才受审。最终,2022年9月10日,法官郭伟健判五名被告19个月监禁。 “羊村绘本案”是香港成为特别行政区后,首宗串谋发布煽动刊物罪的案件。
图书

羊村投票日(香港粤语版+英语版)

《羊村投票日》是《羊村》系列儿童绘本之一。《羊村投票日》以童话的形式,讲述了2020年香港立法会选举民主派初选的过程,以及初选组织者入狱的事实。 《羊村》系列儿童绘本介绍 《羊村》系列绘本是六部由香港言语治疗师总工会出版的童书。六部分别为《羊村守卫者》、《羊村十二勇士》、《羊村清道夫》、《羊村投票日》、《羊村日报》和《羊村建筑师》。其中,《羊村守卫者》、《羊村十二勇士》和《羊村清道夫》于2020年到2021年间在香港出版,而另三部并未正式出版,主要在网络上传播。 2021年7月22日,香港警方国家安全处拘捕香港言语治疗师总工会五名理事会成员,包括主席黎雯龄及外务副主席杨逸意,以及工会其余三名理事会成员伍巧怡、陈源森、方梓皓,指控其涉嫌串谋刊印、发布、分发、展示或复制煽动刊物罪。五名被告人取保被拒,还押近一年才受审。最终,2022年9月10日,法官郭伟健判五名被告19个月监禁。 “羊村绘本案”是香港成为特别行政区后,首宗串谋发布煽动刊物罪的案件。
图书

羊村日报(香港粤语版+英语版)

《羊村日报》是《羊村》系列儿童绘本之一。《羊村日报》以童话的形式,讲述了香港新闻自由的丧失,以及《苹果日报》的被迫停运。 《羊村》系列儿童绘本介绍 《羊村》系列绘本是六部由香港言语治疗师总工会出版的童书。六部分别为《羊村守卫者》、《羊村十二勇士》、《羊村清道夫》、《羊村投票日》、《羊村日报》和《羊村建筑师》。其中,《羊村守卫者》、《羊村十二勇士》和《羊村清道夫》于2020年到2021年间在香港出版,而另三部并未正式出版,主要在网络上传播。 2021年7月22日,香港警方国家安全处拘捕香港言语治疗师总工会五名理事会成员,包括主席黎雯龄及外务副主席杨逸意,以及工会其余三名理事会成员伍巧怡、陈源森、方梓皓,指控其涉嫌串谋刊印、发布、分发、展示或复制煽动刊物罪。五名被告人取保被拒,还押近一年才受审。最终,2022年9月10日,法官郭伟健判五名被告19个月监禁。 “羊村绘本案”是香港成为特别行政区后,首宗串谋发布煽动刊物罪的案件。
图书

羊村清道夫(香港粤语版+英语版)

《羊村清道夫》是《羊村》系列儿童绘本之一。《羊村清道夫》以童话的形式,讲述了2019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之初,香港医护工作者与香港政府的冲突。 《羊村》系列儿童绘本介绍 《羊村》系列绘本是六部由香港言语治疗师总工会出版的童书。六部分别为《羊村守卫者》、《羊村十二勇士》、《羊村清道夫》、《羊村投票日》、《羊村日报》和《羊村建筑师》。其中,《羊村守卫者》、《羊村十二勇士》和《羊村清道夫》于2020年到2021年间在香港出版,而另三部并未正式出版,主要在网络上传播。 2021年7月22日,香港警方国家安全处拘捕香港言语治疗师总工会五名理事会成员,包括主席黎雯龄及外务副主席杨逸意,以及工会其余三名理事会成员伍巧怡、陈源森、方梓皓,指控其涉嫌串谋刊印、发布、分发、展示或复制煽动刊物罪。五名被告人取保被拒,还押近一年才受审。最终,2022年9月10日,法官郭伟健判五名被告19个月监禁。 “羊村绘本案”是香港成为特别行政区后,首宗串谋发布煽动刊物罪的案件。
图书

被眼泪浸湿的土地

该书是海外维吾尔社会最早用维吾尔语出版的回忆录之一。该书详细描述了维吾尔知识分子在1957年“反右运动”中的悲惨经历,填补了这一领域历史资料的空白。作者苏云古丽·恰尼谢夫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主线,记录了1957年至1982年间,在新疆的维吾尔青年知识分子的动荡经历和悲剧命运。 1957年9月,年仅17岁的苏云古丽被录取进新疆医学院。此时,毛泽东在全中国范围内发起的“双百”运动(指“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号召对党提意见)刚刚结束,整风运动开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官方正在紧锣密鼓地准备开展“反对地方民族主义”运动。苏云古丽与其他维吾尔族同学一起被迫参加“鸣放”和整风会议,而他们提出的观点导致他们在“反右运动”中受到严厉的批判和迫害。 1962年,这些学生宿舍秘密集会,成立“东突厥斯坦劳动人民党”,由苏云古丽·恰尼谢夫担任秘书,计划开展秘密政治斗争活动,以摆脱中共统治。仅仅几个月后,由于中共公安机关安插在学生中的密探告密,该组织被揭发。包括苏云古丽在内的数十名维吾尔族学生被逮捕。 在之后的很多年里,苏云古丽经历监狱服刑、在劳改营接受强制劳动,以及在人民公社接受劳动改造,精神和肉体上都受到严重摧残。 1976年毛泽东去世,文化大革命结束,1978年开始为大批的“右派”平反,同时中共的民族政策也开始“软化”,但是像苏云古丽这样被贴上政治犯标签的维吾尔族学生,案件始终未得到平反。1980年代初,在中国改革开放的政治氛围下,苏云古丽也未能获得任何形式的“平反”。她最终带着全家离开故土,移民澳大利亚。 这部回忆录是苏云古丽·恰尼谢夫在流亡期间,根据她的日记、狱中笔记,以及回忆整理记录而成。全书近700页,不仅仅是作者个人经历的简单叙述,更是记录了从1950年代末到1980年代初,一代维吾尔族大学生动荡的生活,以及知识分子,尤其是维吾尔族知识分子在中共政权下的悲惨命运。 该书于2006年首次由伊斯坦布尔的塔克拉玛干维吾尔出版社出版,并在海外维吾尔读者中产生重大影响,成为畅销书。2015年以更大印数再版。2018年英译缩写本在英国出版。民间档案馆提供该书维语版的PDF,<a href="https://www.foyles.co.uk/book/the-land-drenched-in-tears/s-y-ng-l-chanisheff/9781910886380">英文缩写版《The Land Drenched in Tears》可于此处购买</a>。
图书

论言论自由

《论言论自由》最初于1979年由民办刊物《沃土》发表。作者胡平在1980年11月北京大学竞选期间,将该文抄成大字报张贴并以油印形式作为竞选文件,《论言论自由》广泛流传于北京大学。该油印本由香港《七十年代》(后来的《九十年代》)在 1981 年第 3、4、5、6 期连载。1986 年,这篇长文第一次以铅印形式在大陆公诸于世,登在武汉的《青年论坛》1986 年 7 月号和 9 月号上。其后,北京的三联、广州的花城和湖南出版社都打算出单行本,但因反自由化运动兴起而未能实现。 《论言论自由》以启蒙性的语言解释了言论自由的意义,反驳了人们对言论自由的误解和曲解,并提出了在中国实现言论自由的途径。 本文档由作者提供,还包括了《论言论自由》发表后座谈会的内容,以及作者在2009年为日语版《言论自由与中国民主》写下的序言。
电影及视频

雪访

显示第 81–100 条结果,总计 101 条
  • «
  • 1
  • 2
  • 3
  • 4
  • 5(current)
  • 6
  • »
  • 关于我们
  • 全部馆藏
  • 民间历史地图
  • 创作者
  • 民间历史简报
  • 联系我们
  • 其他资源
© China Unofficial Archive